在离婚这件事上,我建议大家用00后那种抛开道德、责任、孩子绑架的态度去思考:“我对他还有没有爱?”、“我更想要离婚的结果,还是不离婚的结果?”


你自己的需求,你的感受,才是重要的。


电影《出走的决心》原型自驾阿姨苏敏,她在人生的前半段,是隐忍——她是女儿,是长姐,是妻子,是妈妈,是外婆,唯独不是自己。结婚后几十年的AA制,她花的每一分钱丈夫都要过问,而在家务上,她几十年如一日地免费为丈夫做饭洗衣。

可以说前半生,她过得非常不开心,压抑,痛苦,甚至抑郁、难受到想死。


终于,有一天,她忍受不了,决定自驾旅游,意外走红后,要求离婚,丈夫却索要50万离婚费,否则不离,她反问到“我给你免费洗衣做饭几十年,离婚你还要我50万?!” 30多年的婚姻,她独自过了20个春节,钱、自由、爱、尊严,她一样也没有!


之前,她想过离婚,但害怕自己离婚会影响女儿嫁人,也因为传统的婚姻观,一直能忍则忍。所幸的是,她的女儿支持她女儿,支持她出走,她才能离婚,看世界,见自己。


她是出走的娜拉,给很多女性打了一个样板, 娜拉出走之后,没有堕落,也没有回来, 她活成了更闪光的自己。


所以,回到“要不要离婚”这个话题上


首先,你问问自己,你的需求是什么?

是需要被丈夫爱?那以他目前的品性,好好经营婚姻后他好好爱你的概率有多大?这个需要你去理性判断;还是,你的需求就是离婚?

这个需要你去明确。


如果你的需求是不离婚,是想要婚姻幸福,那就要搞清楚一点:是什么让你们的感情发展到离婚的地步?如果搞不清楚,稀里糊涂离了婚,接下来再次步入婚姻后你很可能也会因为同样的问题重蹈覆辙。


常见的因素,有双方的性格,比如两个人都很强势,所以让感情陷入到“权利斗争”的模式里,都不想服软;

还有双方的依恋模式,比如一方是焦虑型依恋,总想要得到确定的答案,没安全感,伴侣一不回应就吵架,而另一方是回避型依恋,所以彼此总是吵架;还有双方的家庭因素,比如婆媳不合,等等。

因为这些因素导致的离婚,只需要找到对应的核心问题,用针对性的方法,把问题解决了,就有可能重新获得幸福。


面对要不要离婚的问题,必须明确自己的需求。


沈阳私家调查公司认为当你明确自己的需求后,就会有解决问题的方向,那些遇到的阻力,都是你接下来要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;并且,你会由衷地感知到,你去解决这些问题,不是为了别人,不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,也不是为了家庭、婚姻、孩子,而是为了你自己。